8月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落下了帷幕,作为青春主场的吉祥物,“显眼包”蓉宝充满了青春与活力。
圆圆的脑袋、火焰形状的小耳朵……本届成都大运会上,一款有着与吉祥物“蓉宝”同款萌脸的“蓉宝”机器人亮相多个场馆。
萌萌的“蓉宝”机器人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应急服务,它身上装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和急救包。将应急功能附加在运动赛场的机器人上,这在世界上是首次。
为什么要在大运会配置AED?
国外各项赛事的汇总研究资料显示,运动性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大约为每10万人发生0.31到2.1次。
我国涉及到运动性猝死的运动项目范围很广,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跑步(33.98%)、足球(10.68%)、篮球(8.74%)。
运动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心源性猝死。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患者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运动导致心肌缺氧、心肌梗死,从而诱发心源性猝死;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超负荷运动直接导致心脏缺血。
大运会现场,人员众多,难免出现突发状况,而心脏骤停的抢救分秒必争,抢救每晚1分钟,成功率就会下降7-10%,心脏停跳10分钟后,抢救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目前市面上的AED大多小巧便携,灵活易移动(重药席勒Easy AED F系列仅重1.5KG),在大运会现场配置AED,可及时为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脏除颤,填补120抵达前的救援空窗期,让现场的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观众们的生命安全多了一层防护和保障。
运动场所应当配备AED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了体育运动中,但错误的热身方式,长时间、高负荷的剧烈运动都有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在美国心脏学会(AHA)的《AHA AED Placement》指南里有强调:“在有高风险运动的场所,应该配置AED,尤其是来参加运动的人较多的场所,就更应该安装”。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体育场所AED配置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加速AED的推广和普及:
可见,未来体育场馆实现AED全覆盖是必然所趋!
重药席勒AED护佑市民生命安全
在2020年长江三峡马拉松比赛现场,一名七旬大爷突发心脏骤停,医护人员立即使用现场配备的重药席勒AED对其进行电击除颤,并按AED语音指示进行心肺复苏,成功挽救其生命。
随着国家对应急救援的重视,公共场所AED配置和急救技能的普及推广已经渐渐从“鼓励配置”变成“社会标配”。提高急救意识,提前做好AED部署,方可为市民构筑体育锻炼的生命防线。
作为AED产品和服务一体化方案供应商,重药席勒可提供急救整体解决方案和配套培训、售后服务,为民众打造安全放心的运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