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AED使用频率上升:
守护生命的“急救神器”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心脏病进入了高发季节,心脏骤停事件时有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一“急救神器”的使用频率也随之上升,成为挽救生命的重要工具。近几月内,关于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的新闻报道确实存在,以下是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整理的几个案例:
2024年11月27日,一名12岁女生在体育课上跑步后突然倒地,心脏骤停。任课老师和校医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并进行2次AED电击除颤。随后,急救人员接续接手治疗,女生成功获救。
2024年12月2日中午,一名50多岁的男子在游泳馆游泳后,在更衣室内突然倒地,失去意识和呼吸,附近工作人员发现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同时,一名救生员在3分钟内迅速拿来AED,除颤后,男子的自主心律逐渐恢复。
2024年12月2日晚8点,一名42岁的男子在健身房锻炼完洗澡时晕倒,失去意识和心跳。听到浴室内的呼救声后,健身教练和另一名志愿者携带AED赶到现场进行除颤,同时进行心肺复苏。随后男子被送进医院进一步的检查和救治,男子目前已脱离危险。
2024年12月16日,上海地铁11号线嘉定北站一名52岁的男子在地铁站台突然晕倒,地铁工作人员立即使用AED装置进行急救,并拨打120。经过AED除颤和心肺复苏后,男子恢复呼吸,后被送往医院继续治疗,脱离生命危险。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多病因、多危险因素的疾病,其发病率在秋冬季节会明显升高。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近103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且秋冬发病率比春夏季高20%左右。这可能与冬季寒冷的气候对人体心血管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关,如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AED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重要性
AED是一种能够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施以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运作的医疗设备,是目前公认的院外心脏骤停唯一急救设备。在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每过1分钟,病人的生存率就会下降5%-10%。因此,在发病的“急救黄金4分钟”内进行AED电除颤和心肺复苏,可以大幅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如果普通市民面对心脏骤停的情况,怎么样最快救助患者呢?
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
扫视患者胸腹部5-10 秒,查看呼吸;
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并找人取来 AED
回答 120 调度员的所有问题,不要随意挂断电话,结束通话后保持电话畅通
在120或AED到达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压位置在胸部中央胸骨下半段,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按压位置另一只手叠扣在这只手上,双臂伸直并垂直向下按压至少5 厘米,按压速度 100~120 次/分钟,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充分回弹再进行下一次按压,按压中断时间不超过 10s
AED 到达后立刻打开电源:
根据 AED的提示进行操作;
在120 到达前不要关闭 AED 或取下电极片(即使患者已经苏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