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中的急救
近日,热播剧《奔跑吧急救医生》中的一场马拉松抢救桥段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场紧张刺激的救援场景不仅展现了急救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同时也向公众普及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和CPR(心肺复苏)的重要知识,普法了民法第184条的规定,为救助者撑起了法律保护伞。
然而,在这场救援中,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反思。群众们纷纷吐槽:
1、判断心脏骤停,医务人员探鼻息。
2、除颤准备中涂抹导电膏时,按压中断了。
3、将患者放在担架上之后未将患者固定在担架上。
4、电机贴片没有放到胸口,没有连接监护仪。
5、心尖位置的电极没有压实,有一部分空着。
6、医务人员未做个人防护。
......
薪火医疗作为专业的急救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剧中连续进行心律分析并准备实施电击,这是不符合AHA(美国心脏协会)和ERC(欧洲复苏委员会)指南的。指南要求,在除颤之后应立即进行两分钟的心肺复苏,再进行下一次的心律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再次的电击。
同样,在CPR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两名身穿急救跑者T恤的急救跑者在现场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他们似乎希望同时操作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然而,他们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显得犹豫不熟练,导致中断按压时间过长。在急救中,如果急救人员不具备熟练的人工呼吸技能,可以只进行更简单的单纯胸外按压。不熟练的人工呼吸反而会造成按压长时间的中断,对急救不利。
此外,剧中一位穿着蓝色服装、带着AED的救援人员在到达现场后,没有迅速掌控AED并正确使用,而是把AED交出去,自己去进行按压和吹气。AED救护员到达后,应该成为现场急救的指挥者、主导者,迅速正确使用AED。
尽管这场马拉松抢救桥段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但它也唤醒了公众的健康急救意识。AED和CPR作为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关键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这部剧的普及和宣传,更多民众开始关注和学习AED和CPR的使用,这对于提高我国公众的急救水平和降低心源性猝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到底怎样才是正确规范操作呢?
规范化急救步骤
01确认安全
救助前,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的环境中进行施救
02呼叫急救
如果患者有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的情况,立即呼叫120,并告知现场情况
03胸外按压
双手掌根叠放于胸骨下半段双乳头连线中点,用力匀速按压深度5-6cm,100~120次/分钟,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04AED除颤
取来AED开机,按图示或说明,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的正确位置,在AED提示需要电击时,确保没人接触患者,按下电击按钮除颤
05持续监控
除颤后继续进行CPR,2分钟后AED会再次进行心律分析决定是否再次除颤,此间不要关闭AED电源以防意外再次发生
温馨提示
1保持冷静:在使用AED和进行CPR时,要保持冷静,遵循AED的指示和CPR的步骤进行操作。
2避免中断:在进行CPR时,尽量减少中断,保持节奏。中断时间过长会影响复苏效果。
3持续监测:在复苏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如有必要,应及时进行再次除颤或调整CPR的步骤。
专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薪火医疗
薪火医疗心脏骤停整体解决方案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与高质量的机械心肺复苏(CPR)相结合。在确保及时高效的电除颤的同时,机械CPR能够提供持续一致的按压频率和深度,有效解决了人工CPR在体力消耗、按压深度一致性及准确性方面的局限,提高了救治效果。
Smart AED采用了先进的低能量高效率除颤技术,在保持高效除颤效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对心肌的损伤和皮肤的灼伤风险。无需额外传感器,即可实时反馈心肺复苏频率。适用于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的心脏骤停患者,为急救人员提供了更高效的急救工具。
Easy CPR是薪火医疗研发的新一代机械式心肺复苏器,使用全胸腔包裹式的多方位3D按压技术,能更安全稳定的持续性胸外按压,有效提升急救效率。
在当今这个热播剧集亦不忘融入急救知识普及与宣传的时代中,不难窥见,规范化掌握急救知识已然成为广大民众共同的社会责任。AED与CPR作为急救领域的两大基石,其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无疑是在生死攸关时刻挽救生命的宝贵钥匙。我们呼吁广大民众积极学习急救知识,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